來源:看醫界 作者:
1、不承認醫療是服務業?醫療界正在迎來服務體驗革命!
據了解,一些醫療界人士不承認醫療是服務業,擔心把醫生等同于“服務員”。事實上,不管如何強調醫療的特殊性,醫護提供的是醫療服務這一點無法改變。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直言,是否承認醫療為服務業,是醫生自由執業的前提;并直言,中國醫療將迎來體驗革命。
啥是體驗革命呢?眾所周知,長期以來,中國人看病叫求醫,公立醫院人山人海,患者體驗差,醫患矛盾不斷。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民眾收入水平的提高,過去能夠將就的糟糕體驗很難再將就下去,整個醫療界的服務升級在患者體驗方面必將迎來一次革命。
首先,在大批涌現的社會辦醫院領域,和公立醫院主要競爭什么?技術?恐怕短時間內還很難,但在服務體驗方面大有可為,完全可以由此實現彎道超車。
不僅如此,據《看醫界》了解,走向市場的醫生,一般都非常重視患者體驗,在醫療服務的患者體驗上可謂精益求精。一家醫生集團甚至打出了“不允許患者不滿意”的口號。不是說強迫患者滿意,而是一定要找到患者不夠滿意的地方,改進服務后讓患者滿意。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社會辦醫的快速發展,大批醫生走向市場,中國醫療界正在迎來一場醫療服務的體驗革命,在這一進程中將實現多方受益,還必將倒逼公立醫院服務體驗改革。
2、病源大量流失,內科醫生被逼走向市場!
據《看醫界》獲悉,上海一家知名三甲醫院某內科專科患者一年竟然下降了四分之一。事實上,據了解,隨著取消藥品加成改革的推進,內科正在成為公立醫院的包袱,一位院長甚至直言,內科現在是看一個虧一個。
當內科不再是公立醫院的創收科室,內科醫生的前途開始堪憂,再加上分級診療改革的推進,一些三級醫院內科將面臨著一方面缺患者,另一方面患者來了又虧錢的窘境。
再加上疫情因素,以及互聯網醫院的快速發展,大量處方或將外流到互聯網渠道。如此一來,內科醫生迫于生計將不得不自尋出路。
據了解,一些大型共享平臺醫院就是借助公立三甲醫院內科醫生走向市場的機遇,吸引了一批內科醫生到醫院坐診,還因此吸引了一批內科患者前來就診,醫院門診量翻倍增長。
此外,內科醫生開診所也將是一大趨勢,反過來也將大大推進分級診療制度的建設進程。
3、百萬醫生大流動:共享醫生時代來了!
醫生資源具有典型的共享經濟屬性,即使是在絕大多數醫生被困在體制內的情況下,飛刀、走穴從未停止過,因此被開玩笑說,一到周末,機場形形色色的人流中,飛刀醫生頗多。
但據《看醫界》了解,長期以來,中國的醫院,無論公立還是私立,都對優質醫生資源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占有欲,非要挖過來獨享才罷休。
然而隨著政策的持續解放,醫生大流動的到來,獨享優質醫生資源越來越困難,越來越不現實。
再加上疫情因素,醫生全職流動更加謹慎,全職挖優秀醫療人才的成本對于不少醫療機構來說或難以承受。
可行的出路,就是共享優質醫生資源,讓醫生自由執業。醫生可以在多家醫院執業,還可以自己開醫院、辦診所。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共享醫生,將極大地提高優質醫生資源的使用效率,解決優質醫生資源配置不均衡的難題。
4、社會辦醫政策大放開,平臺化成趨勢!
近年來,隨著政策的持續放開,社會辦醫投資火熱,醫療機構批量涌現,但走出人才困境呢?
據《看醫界》了解,在一些醫生自由執業的歐美國家,醫院和醫生的關系就好比舞臺和舞者,舞臺就是醫院,舞者就是醫生,醫院為醫生提供執業舞臺,醫生可以在多個舞臺“演出”。
遺憾的是,目前不少私立醫院管理者和投資人對于醫生多點執業、自由執業并不熱情或有頗多擔心。
以一位三甲私立醫院老板為例,一方面擔心多點執業醫生不負責任,出了事拍屁股走人,另一方面也擔心醫生集團未來也辦醫院,等于培養了競爭對手。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一些公立醫院都能夠成為醫生集團及醫生團隊多點執業的舞臺,一些還沒有醒過神來的私立醫院或許真應該好好反思了,否則將錯過非常好的發展機遇。
5、行業潛規則遭沖擊,醫療反腐風暴愈演愈烈!
眾所周知,藥品價格虛高是畸形的“以藥養醫”醫藥衛生體制造成的,導致要靠灰色收入來保障醫生職業的吸引力,這一制度也是導致醫生群體被污名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還導致不少院長、科主任及普通醫生被查甚至入獄。
一位知名三甲醫院科主任甚至直言:“感謝行業潛規則,不然沒人做醫生。”
但是很顯然,這一畸形的格局到了需要被打破的時候。據《看醫界》了解,醫療反腐從未停歇,但很明顯近幾年風暴愈演愈烈。別說院長,就連落馬科主任的數量似乎數都數不清,而且牽出不少窩案,整科室的醫生被查,安徽滁州甚至還發生了一縣醫院大多數醫生被查的事件。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取消“以藥養醫”絕不是簡單地取消醫院層面的藥品加成,在持續提高醫技性服務價格、醫生陽光收入的大趨勢下,大幅壓縮藥品回扣環節,打擊醫療腐敗勢在必行,一些回扣重點科室正在成為醫療反腐重災區。
6、大批醫院將被托管、改制、降級!
前段時間,山西太原被爆出三家三甲醫院主動按照二級醫院標準收費的消息,引起業內嘩然,甚至被部分媒體解讀為“醫院自降等級”。
事實上,這樣的醫院被改制或“降級”是大趨勢。用北京衛計委黨委書記方來英的話說,中國根本不需要這么多三級醫院。再說這些醫院根本達不到三級醫院本應承擔的科教研及臨床為一體的責任,本身活著都困難。因此,隨著醫學中心建設大潮的到來,一些類似名不副實的三級醫院將面臨托管、改制、降級等命運。
不僅如此,一些大中城市二級醫院也基本上是上述命運,被大醫院托管或被改制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值得關注的是,在縣級醫院領域,一些藥企正在發起凌厲的托管、改制攻勢,能改制的改制,不同意改制的就合作建新院,再不濟就托管。
7、患者看病認“和尚”時代來了!
長期以來,中國患者看病都是認廟不認和尚,打聽哪家醫院好,打聽到了直接找這家醫院的科主任,準沒錯。
但據了解,隨著市場經濟逐步深入醫療領域,中國醫生的品牌意識開始覺醒,無論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的醫生,都越來越重視個人品牌的建設,力圖通過互聯網、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等途徑拓展品牌影響力并直接獲得患者認可;患者也不再滿足于到了醫院被隨機分配醫生的服務,開始主動尋求品牌醫生提供服務。
可以預見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在解放醫生的大潮下,中國醫生品牌將迎來大洗牌,一批在患者心目中的全國醫生品牌及區域醫生品牌將脫穎而出,越來越多的患者將奔著醫生的品牌聯系就醫。而一旦擁有了品牌和患者流量,將極大地促進醫生的解放進程。
8、醫生創業潮來襲,醫生企業家批量出現!
在解放醫生的大潮中,政策上鼓勵醫生辦醫是一大趨勢,無論是開診所還是辦醫院、醫生集團,無論是兼職創業還是全職創業都可以。
據《看醫界》了解,越來越多的醫生正在創辦診所、醫院、醫生集團,從純粹的醫生身份向企業運營管理者的身份轉變。
不僅如此,在互聯網時代,借助互聯網平臺創業也是一大趨勢,一些已經獲得一定線上流量的醫生紛紛轉型創辦醫療健康咨詢平臺。
在這一進程中,不僅將創造巨大的社會價值和市場價值,極大地推進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還將催生一批醫生企業家,而且身價不菲。
9、醫生培養將回歸精英教育!
在7年制退出歷史舞臺之后,中國醫學教育又迎來重大改革,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嚴格控制醫學院校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單點招生規模。并嚴控8年制招生數量。
醫學院招生數量將被縮緊,這將意味著醫學院大擴招時代將一去不復返;不僅如此, 中專、大專臨床醫學專業也有望退出歷史舞臺,初中畢業學醫的中國式尷尬將逐步成為歷史。
未來,5年本科教育加上3年的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再加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將成為中國醫學教育的主流,八年一貫制臨床博士培養數量不僅將被緊縮,也將黯然失色。
其中,在住院醫規培期間,有望實現規培醫生的社會人身份,即規培完了再找工作。這一系列改革將意味著學醫的時間成本大大提高,醫學教育改革朝著精英化方向發展。
對此,一位資深醫學教育專家向《看醫界》表示,醫學必須是精英教育,但也應該是精英待遇,二者缺一不可,否則將很難吸引優秀人才學醫,從醫。
10、人工智能或將取代一批醫生!
馬云曾經夸下海口說讓醫生失業,在醫療界引起巨大爭議。其實說的就是人工智能。那么,人工智能究竟會不會取代醫生?答案是,不可能完全取代,但會取代一部分醫生,尤其是一些低于平均水平的醫生或將被人工智能取代。
除了比較直觀的皮膚科外,病理科、影像科等一批科室都或將受到人工智能的巨大沖擊。
*聲明:本文由入駐新浪醫藥新聞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醫藥新聞立場。